行业资讯分类
9游会文旅市场强势复苏之下旅游消费是升级了还是降级了?

  9游会近三年来,旅游市场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一是旅游边界的延伸,旅游的触角蔓延到演艺、艺术、体育,乃至于各种休闲生活方式之中;二是游客需求和观念的转变推动旅游消费行为变化,一方面高端酒店、头等舱、豪华游轮等消费逆势增长,另一方面,“特种兵旅游”“反向旅游”大行其道,旅游市场“旺丁不旺财”的现象比比皆是。

  旅游消费究竟是升级了还是降级了?旅游企业该如何应对这些变化?下面我们来看看文旅行业的专家怎么说。

  洞察文旅消费变化对于文旅行业至关重要,旅游企业可根据消费趋势变化及时调整发展抓住市场趋势和机遇,发现潜在的市场机会。

  北京大学规划学博士刘杰武认为旅游消费是降级的,决定旅游消费有两个核心因素,第一个是资金,就是消费者有没有钱进行相应的消费,从中国家庭平均资产水平来看,2015年中国家庭平均资产水平为91.9万元,2018年是161.7万,2022年是134万,从2015年到2018年,这段时期旅游消费快速增长也源于资产在增加,并且大家对未来的预期是正向的。而2022年还是在通货膨胀的基础上比2018年减少了,并且从资产结构来看,中国家庭总资产中房产占比近70%,而近几年房地产市场下行,钱少了消费自然会降级。

  第二个是预期,在2017年、2018年双十一期间,部分年轻人会提前预支半年工资进行消费,购买装备、旅游产品,而现在因为预期下行,年轻人也不敢像以前一样过度提前预支消费。消费降级趋势下旅游也出现新的特征,第一个旅游近距离化,第二个是高频次,第三个是单次的消费降低,第四个是头部集中,大家应该关心如何去应对这些特征变化。

  中国旅游集团专家委员会委员、研究院原院长陈文杰表示,现在所处的是一个三年疫情后的恢复期,旅游市场旺丁不旺财,旅游人数大幅度增加,但是游客消费的客单数下降,消费总额也下降了,从短期趋势看,这种情况还要持续相当一段时间,因为旅游跟着经济走,而经济下行压力大,这个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现实。

  中国旅游景区协会景区开发运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晓峰认为,当下旅游市场最大的隐患不是消费降级,消费降级只是表象,核心在于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千城一貌并且缺乏内容支撑,过去二十多年,中国景区的数量增长倍速增长,但是许多景区的营销方式、场景建设仍停留于20多年前的水平,这是游客不愿意消费的根本原因。因为一些优质旅游产品,例如上海迪士尼门票涨了三次了,游客依然络绎不绝。

  好好生活文旅集团创始人谢翅则认为旅游消费是升级的,因为中国旅游产业还处在最初级的观光游、度假游升级迭代的过程,中国还有大量没有坐过飞机的人,观光游的人基数很大,而目前的所有的旅游基础、产品、内容9游会、配套等,都亟待提升,在此基础上做一个迭代和提升,这就是消费升级。

  关于旅游升级的案例不胜枚举,那些高端优质的旅游产品持续火爆就是一个印证,例如,1—9月重庆邮轮中心累计完成接待量264.7万人次,是2019年同期的105.8%,其公司推出的内河最新一代游轮“长江叁号”,两个航次都爆满,市场客流量超出预期。三亚亚特兰蒂斯前三季度营业额同比增长约83.2%,总额约13.68亿元。

  纵观整个旅游消费市场,专家们的观点并不矛盾,因为消费升级和消费降级是同时并存的。

  根据《2022-2023 中国文旅资产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旅游人均消费的集中区间仍然是1000-3000元和3000-10000元9游会,但与2021年相比,这两个区间的占比略有下降,此外,人均消费超过10000元的游客占比从2021年的5.06%上升至6.89%。这意味着虽然一部分游客在疫情后更加谨慎,选择了更为经济实惠的旅行方式,但另一部分游客则表现出对豪华、高品质旅游体验的追求。

  准确地说,当前旅游消费属于分级状态。大部分业内专家也对此表示赞同,CTDU中旅联架构师符奕斌认为旺丁不旺财只是一种短期现象,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也不会变,经济发展离不开大消费、新消费,所以未来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就是大众旅游中选择穷游的游客会越来越多,曾经消费300元的可能会降成150元,与此同时,真正享受旅行生活方式的高净值游客消费水平也会越来越高。

  中国旅游景区协会智库专家马牧青表示,消费降级是暂时的,长期是升级的,这是我们中国经济的发展大环境大趋势决定的,旅游消费要分三个方面来看,一是分客群,比如说拥有1000万以上的高净值客群,经济下行对他们没有产生丝毫影响,中端客群顶着房贷压力,消费降级在所难免,大众群体没有消费降级的空间,因为他们一直省吃俭用。二是分区域,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的欠发达地区肯定不同,例如黄山旅游人次和经营收入“双提升”,但是其他地方就不尽然了。三是分年龄,比如说亲子和研学,亲子旅游和研学旅游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一直在持续发展,这种从无到有肯定升级了,还有银发群体,他们有钱有闲,同样追求高品质产品,唯一的降级的是年轻人,生活压力、房贷压力让他们的消费不得不降级。

  一是旅游业态、场景的创新。对此,马牧青表示,旅游企业需要善于找一些发力点,比如说场景旅游,场景旅游下的微景点,因为从政府到企业,大家对投资都慎之又慎,旅游想要拉动上亿的大投资很难,而这些微场景、微景点可能投资几十万、几百万就可以了。

  旅游企业的长远发展不仅是提升游客数量,最关键的还是要拉动消费,而带动二消的旅游产品、场景正是当下旅游市场所欠缺的,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游客的消费类型支出从高到低依次为住宿、餐饮、景区门票、购物、娱乐、交通和科教类消费,其中住宿和餐饮是游客在旅行中最大的开销领域,占据了消费类型支出的主导地位,购物娱乐消费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从长远发展来看,旅游企业必须要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例如推动建设“小而美”的演艺新空间,创新升级音乐节、音乐会等产品,促进旅游与美食、演出、艺术、运动等多元产业融合发展。以云台山景区为例,为适应当下旅游市场的变化,该景区按照“旅游+文化”、“旅游+音乐”等模式,创新推出了听山海·音乐秘境、红石峡自动扶梯等新业态,并依据不同季节特色推出了云台山冰雪节、新春喜乐会、汉服花朝节、端午国韵文化节、云台山音乐节、云台山电音节等活动,一系列举措带动了景区收入名气双丰收,其中,云台山冰雪节拉动年卡销售30万张;云台山音乐节吸引乐迷近10万人,登顶全国抖音种草榜第一,相关线亿次。

  二是旅游人才的挖掘与培养。旅游人才供需失衡且流失率高是制约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之一,看似任何人都能跨界做旅游,但旅游市场极度欠缺具备运营思维、有实操成功经验的实干型人才,旅游企业要加大对复合型、创新型、实干型人才的培养力度。

  总的来看,在旅游市场急剧变动之下,旅游消费正从橄榄型消费结构向哑铃型结构转变,正如陈文杰所言,企业不要过于纠结升级还是降级9游会,最重要的是先活下去、活得好,然后再找机会上台阶,在短期之内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要找一些新动能、新的发力点、新的突破口。

  注:以上观点来源于CTDU中旅联举办的闭门会期间部分专家分享的内容,整体有删减,再次感谢闭门会所有参会嘉宾对文旅行业的建言献策!

Copyright© 2022-2024 9游会(J9)官网 - 首页登录 版权所有HTML地图 XML地图

赣ICP备19013789号